從教育啟航:致力培育未來女性領袖
每一個成功故事的背後,都有一位敢於創新並為他人鋪路的領導者。教育不僅在塑造未來的領導者,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臨近 3 月 8 日國際婦女節,我們有幸訪問香港教育界的傑出女性領袖鄭余雅頴(Jennifer)。憑著對創新、包容與啟迪他人的堅定承諾,她致力為年輕女性塑造未來,以助她們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成為領袖。
以堅毅推動教育變革
鄭余雅頴在過去十五年來一直致力推動教育行業的發展。2009年,她聯同友人共同創辦了ARCH Education,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服務及海外升學諮詢服務。隨後,她領導周大福教育集團,為學生、家長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以幼兒至高中(「K-12」)教育為核心的優質教育服務。她認為K-12教育十分重要,因為領導能力可以從童年早期開始培養。透過創新的教學方法和技能發展,K-12教育可啟迪年輕女孩建立自信,為未來做好準備。這不僅有利她們日後投入職場,亦令她們勇於打破障礙,追求夢想。
鄭余雅頴認為,領導者應對變革的關鍵在於能夠凝聚到一個合適的團隊,合力邁向共同目標。「儘管過往面對不同挑戰,我的團隊一直堅守信念,排除萬難,為學生創造更靈活、更『未來就緒』的學習方式。」
「ABCDE」領導法則:以人為本,成就未來
鄭余雅頴一直保持初心與使命感,她深信,真正的領導力在於啟發他人,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潛能。她更分享了她的「ABCDE」領導法則,作為成功的指導藍圖:
- 尊重每個意見(Acknowledge every voice)
- 平衡優次(Balance priorities)
- 透過創新激發創意(Inspire Creativity through innovation)
- 以遠見和使命感推動發展(Drive with purpose and vision)
- 以成長思維包容多元經驗(Embrace diverse Experiences with a growth mindset)
「最傑出的領袖並非無所不知,而是那些懂得傾聽、適應變化,並將挑戰視為機遇的人。領導力並不在於有多強的權力,而在於推動有意義並且正面的改變。」鄭余雅頴說。
她補充:「成為母親後,我的領導方式也有所轉變。這些體會讓我能更深入理解家長、學生及家庭的需求。同時,我更堅信,育兒的過程不僅能讓母親變得更強大,也能促進母親與母親之間的連結。我希望透過自身的努力與熱忱,鼓勵更多事業女性將母職視為力量,而非障礙。」
培育下一代女性領袖
疫情期間,鄭余雅頴深切體會到創新科技對社會運作的重要性,並意識到未來對 STEM(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領域人才的迫切需求。隨著疫情加速了數字化轉型與近年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STEM 相關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她深信,擴大人才庫並培育更多女性領袖對未來至關重要。鄭余雅頴指出,女性的青少年時期是一個關鍵時期,能夠打破偏見、重塑觀念,並建立堅定的自我意識。她希望透過提供支援與資源,讓年輕女性及早接觸 STEM 領域,把握發展機遇並發揮潛能,成為推動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秉持這一信念,鄭余雅頴於 2021 年成立 「培菁女性創效基金」。基金成立以來,透過學校講座、工作坊及領袖峰會等不同形式,舉辦超過 100 場次活動,惠及來自香港 100 多所學校的 7,000 多名女性參加者。這些活動不僅為參加者提供知識,更讓她們相信自己也有能力成為領袖。隨著教育改革持續推進及基金培養下一代所作出的努力,放眼未來十年,她深信將有更多女性在 STEM 研究和創業領域中取得突破。
「未來就緒」女性領袖
當被問及「未來就緒」(Future-Ready)的女性領導者應具備的特質時,鄭余雅頴的回應非常直接:「未來就緒的領袖必須具備自信、適應能力與明確的目標。與數碼相關的技能固然重要,但真正讓她們脫穎而出的,是以人為本的核心能力—人際溝通、具遠見的領導才能、解決問題能力以及高度的同理心。」
她補充道:「我相信每位女生都有成為領袖的潛力,因為領導力是一種態度、一種行為,以及創造有意義影響的能力。領導力取決於自信心、自律性,以及無論身處何地都願意作出貢獻的決心。」
鄭余雅頴表示:「作為婦女事務委員會的委員,我很高興看到政府推出「『友』妳啟導」友師計劃,以促進女性職場發展。」 行政長官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婦女事務委員會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將推出計劃,為有志投身專業行業或商界的本港女大學生配對女性領袖友師,並提供相關培訓及活動,提升職場技能及領導能力,並致力促進傑出女性與年輕人才之間的聯繫,以培育未來女性領袖。
結語
鄭余雅頴的經歷,證明當願景與行動結合時,一切皆有可能。她憑藉堅定的信念與努力不懈的精神推動教育發展,為下一代的女性提供寶貴的資源與支援。她告訴我們:「女性帶領的未來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在一步步構建當中。今天每一個懷著好奇心的女孩,在未來都可能成為出色的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