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未來退休生活鋪路!掌握女性理財智慧與策略

2024-09-20


家庭理財教育學會會長林昶恆建議女性在投身社會後應儘早進行退休理財規劃,長遠實現經濟獨立。

現今社會,退休和理財成為每個都市人必修課題。其中對女性而言,隨着女性預期壽命延長、通脹持續上升等因素影響,她們在退休理財規劃上顯得更具挑戰和複雜性。家庭理財教育學會會長林昶恆認為,儘管社會對性別平等的重視日漸提高,但不少女性仍缺乏足夠的理財知識,在退休後面臨許多考驗。他建議女性在投身社會後應儘早進行退休理財規劃,長遠實現經濟獨立,為未來舒適的退休生活做好準備。

關注香港女性現況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最新《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報告指出,香港女多男少情況持續,而香港女性的婚姻狀況中,65歲或以上的女性中約有一半是單身,當中包括未婚、離婚、喪偶或分居的女性。最新一期《香港統計月刊》亦顯示香港女性的平均預期壽命較男性為長,前者約為87歲,後者則約為81歲。換言之,在香港年長女性的比例較高,而女性獨居長者亦逐年增加。


女士相對男士來說除了預期壽命較長,疾病的類別都比較多,醫療方面的花費需要特別注意。

林會長分析:「女性比男性長壽,意味着許多女性年老時或出現老無所依的情況,女性必須學會管理財務,擁有充足的財政儲備應對經濟通脹及獨自生活所遇到的挑戰,尤其女士相對男士來說,疾病的類別較多,醫療方面的花費需要特別注意。另一方面,現代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大幅上升,在職場的參與度和收入水平均有所提高,使致她們在金錢和生活管理上有更大的能力和自主權,女性的社會角色亦變得多元。」

四大退休關鍵要素

林會長指出,一個人是否享受退休生活,有四大關鍵因素影響,包括金錢、健康、社交及心理。「這四個要素有密切關係,世界很多研究都反映,只要人的身體健康一點,或朋友及社交活動多一點,即使工作收入或儲備不高,退休生活也可以很開心。但完全沒有錢又萬萬不能,例如需要支出平日住屋的燈油火蠟等基本的生活費;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則引伸潛在的醫藥費;退休後時間變多,消磨閒暇可能產生娛樂費用。如果經常憂心這些洗費,有機會對整體健康構成生理和心理的負面影響。」


財務儲備可以從管理收支、設定儲蓄目標開始。

要緩和對未來的惶恐不安,林會長建議女性可以儘早學習理財的生活技能,善用現有資源為退休生活作好財務儲備,比如從管理收支、設定儲蓄目標開始。當累積一定存款後,可以將部分財富規劃投資,並將之分為兩大類別,一種是時間資產,另一種是時機資產。「時間資產可以透過管理時間創造價值,長久積累財富;時機資產即投機,把握特定時間內出現的機遇,並作出正確的決策和行動獲取收益,例如股票基金、買樓。兩種資產各有優缺,能互補不足,必須同時存在於個人的財富組合之中。」

掌握退休理財三寶

總結而言,女性在應對退休的策略中,除了短期的應急儲蓄,亦應規劃中、長線的理財目標。林會長提及,政府近年因應人口老化趨勢,持續推廣「退休三寶」幫助退休人士「自製長糧」。

「退休三寶」包括香港年金計劃、安老按揭計劃,以及保單逆按計劃。香港年金計劃會將申請人一筆過的現金(保費),轉化為穩定及終身的現金流。只要保單仍然生效,申請人便可獲得終身保證每月年金金額作為穩定收入;安老按揭計劃俗稱逆按揭,55歲或以上人士可把在港自住物業作為抵押品,從貸款機構獲取貸款,而毋須遷出該物業直至百年歸老;保單逆按計劃則類同逆按揭,當中的自住物業變為不涉及任何投資成份的人壽保險保單。以上的計劃均有助長者退休後獲取穩定收入,應對長壽帶來的財務風險。

2024年10月4日